
靜電放電發(fā)生器的基本規(guī)則
人體模型(HBM) 人體靜電是引起火炸藥和電火工品發(fā)生意外爆炸的最主要和最經(jīng)常的因素,因此國內(nèi)外對電火工品的防靜電危害規(guī)則都是以防人體靜電為主,并建立了人體模型(Human Body Model - HBM),HMB是ESD模型中建立最早和最主要的模型之一。人體能貯存一定的電荷,所以人體明顯地存在電容。人體也有電阻,這電阻依賴于人體肌肉的彈性、水份、接觸電阻等因素。大部分分析人員認為電容器串一電阻是較為合理的電氣模型,過去有許多分析試圖確定典型人體的這些參數(shù)的適當取值。通常把電容器串聯(lián)一電阻作為人體模型。早在1962年,美國國家礦務局測得22人次人體電容范圍為95~398PF,平均電容值為240,100次實驗測得手和手之間的平均電阻為4000Ω。
這些數(shù)據(jù)為建立了人體模型起了一個好的開端,做過一些修改之后,用在電子工業(yè)中建立早期的模擬電路。Kirk等人測得人體電容值的范圍為132-190PF。人體電阻值為87-190Ω。為了求得一致,美國海軍1980年提出了一個電容值為100PF,電阻為1.5kΩ的所謂“標準人體模型”。這一標準得到廣泛采用,但在后來也遇到一些技術。
機器模型(MM) 機器模型因在日本得到廣泛應用,也叫日本模型。和家具模型不同的是它主要由200pf電容串非常低的電阻(<10Ω)代替通常串聯(lián)的電阻構成。機器模型的典型代表如帶電絕緣的機器人手臂、車輛、絕緣導體等。機器模型放電的波形和預料的家具模型波形相似,不同的是帶電電容較大。典型的機器模型對小電阻(<10Ω)放電的波形, 峰值電流可達幾百安培,持續(xù)時間(決定于放電通路的電感)為幾百納秒。
人體金屬ESD模型(場增強ESD模型)場增強模型或人體金屬模型是用來描述人體通過手握金屬工具
如鑷子等的放電模型。由于靜電場集中在工具的最尖處,所以有效放電電阻減小。Hyatt[]等人描述的這種模型電阻為350Ω~500Ω,電容和人體模型的電容相等。由于時間常數(shù)正比于電阻,其主要的區(qū)別在于這種模型的低電阻引起的放電電流上升和下降時間較快。
ESD發(fā)生器的基本規(guī)則 ESD Generator Specifications
一、標準:ESD實驗是電子產(chǎn)品重要實驗之一,國個在80年代就制定了相應的標準。較早的標準為IEC-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1984年發(fā)布的IEC801-2(已同名等效轉化為我國標準GB/T13926.2-92《工業(yè)過程測量和控制裝置的EMC性 第2部分:ESD規(guī)則》),該標準規(guī)定該標準第l版中將實驗嚴酷等級劃分為1、2、3、4共四個等級,對應的實驗電壓分別為2、4、8、15kV。這標準現(xiàn)已廢止。1995年該標準進行了全面修訂,1997年改為IEC61000-4-2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(EMC) - Part 4: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- Section 2: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. Basic EMC Publication(已同名等效轉化為我國標準GB/T 17626.2-1998《EMC 實驗和測量技術 ESD抗擾度實驗》),目前該標準有效,也是目前國際上使用最為普遍的電子設備ESD實驗標準。這標準將實驗分為五個嚴酷度等級,并按放電方式分別給出二個系列實驗電壓值,其中接觸放電的電壓相應為2、4、6、8、XkV。空間放電的電壓系列為2、4、8、15和XkV。這里的X為一開放等級,由供需雙方協(xié)商確定后寫入產(chǎn)品規(guī)范! ≡摌藴屎蜌W洲標準EN61000-4-2是完全相同的(EN-European Norms)。
二、靜電放電發(fā)生器的基本規(guī)則儲能電容 (Cs+Cd): 150 pF ±10% 放電電阻(Rd): 330 歐姆 ±10% 充電電阻(Rc): 50M和100M歐姆之間輸出電壓:接觸放電8kV(標稱值), 空氣放電15kV(標稱值)輸出電壓示值的容許偏差:±5% 輸出電壓極性 正和負極性(可切換)保持時間: 至少5s 放電,操作方式:單次放電(連續(xù)放電之間的時間至少1s),為了探測的目的,發(fā)生器能至少20次/秒的重復頻率產(chǎn)生放電。
點擊立即申請行業(yè)解決方案!